(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高洁的古诗有哪些 表达诗人品行高洁的诗句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表达诗人品行高洁的诗句
1. 描写做人品格的古诗
菊郑 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画 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泊 秦 淮杜 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病 牛李 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 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自 叙杜荀鹤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金缕衣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 关于人的品德的诗句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
3. 人物品格诗句大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曹植《白马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 关于人的品德的诗句
1、《扬子江》 宋代: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译文: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2、《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4、《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5、《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 关于人精神品德的诗句
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石灰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练,敢于粉身碎骨的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竹石郑燮(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一首咏物诗,赞美了岩竹顽强而有执着的品格,含蓄的表达了诗人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两首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描写人品格的诗词,最好是词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2、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句成语。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出自《石灰吟》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5、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庸俗,没有骨气,为利禄所动。“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扩展资料:品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ǐn gé。谓品性;性格。也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物品的质量、规格等。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1、品性。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nb
标签:
关键词: